测试样本及项目
测试样本及项目
本会职员在不同的零售点包括个人护理用品店、超级市场、百货公司及婴儿用品店等选购了25款驱蚊剂样本,当中包括5款标示含有避蚊胺(DEET)、4款标示含有派卡瑞丁(picaridin或icaridin)、2款标示含有丁基乙酰氨基丙酸乙酯(IR3535)、3款标示含对-薄荷烷-3,8-二醇(PMD)、1款标示含有雪松油(cedar oil)、2款标示含有野红茄提取物,还有其他8款声称「天然」或「草本」的样本,标示含有植物成分,当中较多样本标示的物质为香茅。
驱蚊剂样本的零售价大约由每瓶$18.9至$259不等。22款喷雾、蚊液和蚊水以毫升标示含量,平均每毫升的售价由$0.2至$2.8,相差13倍,平均每毫升最便宜是1款标示含有25% DEET的喷雾,而平均每毫升最昂贵则是1款标示含有雪松油的喷雾;另有2款蚊膏和1款乳液以克标示含量,平均每克的售价由$0.7至$1.0。
是次主要测试各样本的驱蚊效能。而如果样本声称不含DEET,亦会测试是否属实。
测试方法
世界卫生组织(简称世卫)有一套驱蚊剂效能测试指引「Guidelines for efficacy testing of mosquito repellents for human skin」,为施用于人体皮肤上的驱蚊剂提供具体的效能测试程序,包括实验室研究和实地试验(field trial)。其中实验室研究的目的是估算驱蚊剂的有效剂量(effective dose)以及驱蚊剂施用于皮肤后能提供的完全保护时间(complete protection time),即是皮肤涂上驱蚊剂后直至有蚊子第一次降落(landing)在皮肤之间的时间。该指引又提到,以真人实试是最佳选择,能获得与实际使用情况较相近的结果,而使用实验动物或人造膜代替皮肤可能不足以模拟驱蚊剂用于人体皮肤时的预期效果。
本会是次测试参考该指引设计,以当中的实验室方法「arm-in-cage」由真人实试各样本,记录涂搽样本后4个不同时间,降落在前臂皮肤的蚊子数量,与完全没有涂任何驱蚊剂情况下的蚊子数量比较,计算出驱蚊效能百分率。蚊子采用世卫指引建议的其中2种,分别是埃及伊蚊(Aedes aegypti)及致倦库蚊(Culex quinquefasciatus)。蚊笼为正立方形,每个蚊笼装有上述其中一种的雌性蚊子,数量约200只。
每款样本由3位测试员进行测试。测试员先以无气味的肥皂、清水和酒精彻底清洁手腕至手肘之间的前臂位置,继而在该处约600平方厘米范围涂上1毫升驱蚊剂样本,如属于蚊膏或乳液,则涂上1克样本,而手部的其他位置(如手掌)则戴上乳胶手套以免被叮咬。及后在涂上驱蚊剂样本后的0.5小时、1小时、2小时及4小时的4个时点将手放进蚊笼内,观察120秒并记录第一只蚊子降落前臂皮肤的时间,以及第十只蚊子降落前臂皮肤的时间、首60秒内降落前臂皮肤的蚊子数量。每位测试员都会进行对照试验,即是在彻底清洁前臂后,没有涂上驱蚊剂便将手放进蚊笼内,进行同样的观察和记录。
每个时点的驱蚊效能计算方法见图一。
每款样本的试验结果是由3位测试员所记录的数字平均后得出,降落前臂皮肤的蚊子数量和时间会保留小数后1个位。
驱蚊效能百分率愈高,代表驱蚊效能愈好。如果计算出来是0或负数,在比较表中同样以0显示,代表样本已没有驱蚊效能。如果偶然出现负数,可能是实验误差。然而,如果是持续在多个时点出现负数,则有可能是样本在驱蚊成分挥发后,有较吸引蚊子的物质残留在手臂上所致。
香港医院药剂师学会会董郑倩敏药剂师表示,如果驱蚊剂样本比对照试验吸引了更多的蚊子,则样本中的某些成分可能会对蚊子起了吸引作用。成分及其浓度的组合对驱蚊剂的功效起着重要作用,有些驱蚊剂含有的芳香成分或物质也可能会吸引蚊子靠近。此外,在某些情况下,驱蚊剂可能对一种蚊子有效,但对另一种蚊子则无效。不同种类的蚊子对气味的敏感度和偏好不同,因此,有些驱蚊剂可能会吸引某些种类的蚊子,同时驱除其他种类的蚊子。
埃及伊蚊和致倦库蚊简介
已知埃及伊蚊是多种病毒的传播者,包括黄热病病毒、登革热病毒、基孔肯雅热病毒和寨卡病毒,目前分布于整个热带地区,包括非洲和一些亚热带地区,如美国东南部、中东、东南亚、太平洋和印度群岛以及澳洲北部。此蚊爱在没有可靠供水、废物管理和卫生设施较差和人口稠密的地区繁殖。而在热带地区亦广泛定居和繁殖,引致登革热等病毒在人群中高效传播。虽然埃及伊蚊近年已没有在香港出现,但香港常见的白纹伊蚊(Aedes albopictus)也可传播此类疾病。
致倦库蚊分布于世界各个热带、亚热带和暖温带地区的低至中海拔位置,是主要的滋扰性蚊子,但也可传播疾病,例如日本脑炎(Japanese encephalitis)和丝虫病(filariasis)。本港过往亦曾发现致倦库蚊带有日本脑炎病毒,此外,三带喙库蚊(Culex tritaeniorhynchus)也是日本脑炎病毒的传播者。
常见的驱蚊剂成分
避蚊胺DEET
避蚊胺(N,N-diethyl-3-methylbenzamide或diethyltoluamide,简称DEET)是广泛应用多年的驱蚊成分。然而,由于使用高浓度的DEET产品或接触过量DEET(尤其儿童),有机会引致皮疹、水泡及令皮肤及黏膜受刺激。现时不同机构对儿童使用DEET的建议有些分别。
参考香港卫生防护中心的建议,儿童应尽量使用较低浓度(上限10%)的DEET驱蚊剂,而6个月以下的婴儿更不要使用,除非儿童前往蚊传疾病流行的国家或地区而有机会被蚊叮咬,2个月或以上的儿童才可使用浓度上限为30%的DEET驱蚊剂。是次测试的样本中,标示的DEET含量由6%至34.34%不等,消费者应按自己及家人的需要选择合适的浓度。
外地方面,美国国家环境保护局(U.S.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gency,简称USEPA)在2014年对DEET的审查中,表示没有发现对人类或整体环境有令人担忧的风险,因而继续批准DEET适合所有年龄人士使用,亦没有浓度限制。美国儿科学会(American Academy of Paediatrics,简称AAP)则建议2个月以下的儿童避免使用DEET,年龄较大的儿童应使用最低浓度,且仅限每天1次。加拿大卫生部(Health Canada)则认为,可对6个月至2岁的儿童使用浓度为10% DEET的驱蚊剂,每天不超过1次,而2岁至12岁则最多可每天3次;对于12岁以上则可使用浓度为30% DEET的驱蚊剂。欧盟容许2岁至12岁儿童使用含DEET的驱蚊剂。西澳卫生部不建议12个月以下的儿童使用DEET驱蚊剂,12个月以上的儿童则可以使用含有最多10% DEET的驱蚊剂。
派卡瑞丁(picaridin)
派卡瑞丁又称埃卡瑞丁(icaridin)或KBR3023,几乎是无色无臭,用于皮肤不会感到黏腻,较DEET不易刺激皮肤,但可能会刺激眼睛,因此使用时同样要小心。派卡瑞丁是欧洲和澳洲常见的驱蚊剂成分,含量一般由5%至20%。西澳卫生部不建议12个月以下的儿童使用派卡瑞丁驱蚊剂,12个月以上的儿童则可以使用。加拿大卫生部则指不应对6个月以下的幼儿使用派卡瑞丁。
丁基乙酰氨基丙酸乙酯(IR3535)
丁基乙酰氨基丙酸乙酯(ethyl butylacetylaminopropionate,又称IR3535)是合成氨基酸,无色、几乎无味,可能会刺激眼睛。美国疾病控制及预防中心(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简称CDC)指IR3535不应用于2个月以下儿童。欧洲化学品管理局(European Chemicals Agency)在2014年的评估报告中建议,对3岁半以下儿童使用IR3535限制在每日1次。
PMD/柠檬尤加利
对-薄荷烷-3,8-二醇(p-menthane-3,8-diol,简称PMD)通常提取自柠檬桉或柠檬尤加利树(lemon eucalyptus)的精油,美国CDC只建议使用提炼过的柠檬尤加利精油作驱蚊用途,而不建议使用未经配制的纯柠檬尤加利油作为驱蚊剂,因为没有经过安全性和功效验证测试,也没有在USEPA注册为驱蚊剂。PMD有可能刺激眼睛及引发潜在的皮肤过敏反应。美国CDC不建议给3岁以下的儿童使用含有PMD或柠檬尤加利油的驱蚊剂。就本报告而言,如果样本在标签提及PMD,便会分类为PMD产品,如果只提及柠檬桉或柠檬尤加利,则会按样本其他成分分类或分类为其他天然或草本产品。
野红茄提取物
甲基壬基酮(methyl nonyl ketone或2-undecanone,又称IBI-246)是来自野生番茄的天然物质,市面上的驱蚊产品一般将其标示为野红茄提取物。甲基壬基酮几乎无毒,可用于驱赶猫狗。
香茅油及其他天然草本物质
香茅油(citronella oil)是从香茅草提取的物质,可用作驱蚊剂成分,也可作为调味料。香茅油在USEPA的低风险除害剂(minimum risk pesticides)名单上。然而,香茅油当中的主要成分如香茅醇(citronellol)、香茅醛(citronellal)和香叶醇(geraniol)等气味较强烈,未必每个人都能接受。此外,香茅油有可能轻度刺激皮肤、眼睛和喉咙,而长期或频繁接触,可能会引致皮肤产生过敏反应。
其他常见成分如柠檬草油(lemongrass oil)、雪松油、大豆油(soybean oil)等,亦在美国低风险除害剂名单上。然而,风险低并不代表绝对安全。例如柠檬草油便含有已知的香料致敏物香叶醇和柠檬烯(limonene)。郑倩敏药剂师提醒消费者,天然草本物质的驱蚊功效和安全性各不相同,有些可能会引起过敏反应或刺激皮肤,因此未必适合所有人。消费者须参考产品标签的指示,特别是在考虑用于幼儿和孕妇等时应当更谨慎。BOX 3 处理蚊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