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的话
多年来,本会一直致力保障年长消费者的权益,率先于2018年发表《共建长者友善消费环境》研究报告,指出部分长者不谙数码科技,而市场的乐龄产品或服务亦未能全面照顾其需要;另外,亦发现不少长者已累积一定财富和经济能力,所以也愿意花费,安享晚年。然而,研究亦指出他们有跌入消费陷阱的情况,在遇上不良营商手法时,心态往往较逆来顺受。有见及此,本会于2021年推出「智龄消费教育大使计划」,为「智龄人士」(介乎50至64岁的准退休或已退休人士)提供消费者教育培训,精心培育合适人士成为「智龄消费教育大使」,为社区的长者主持消费权益讲座,以「同声同气」的方法达到知识的传承和分享,提升老友记的自我保护能力。随后本会于2022年推出「智龄消委会热线」,以简化查询和投诉处理程序。本会《选择》月刊亦不时刊登与长者衣、食、住、行相关的文章,例如上月发表拆解及处理长者消化不良的方法,亦为有需要使用电动轮椅出行的长者提供安全使用贴士和市场情报 ;今期则与生产力促进局就乐龄科技发文,让长者知所选择,全力配合发展银发经济。
在每天生活中最关注的自然是「衣食住行」。而与「住」相关的消费,不论买楼、租楼和管理费都是重要消费。随着「大湾区一小时生活圈」的愿景日渐落实,北上南下亦成为新常态,区内的住房需要亦有所增加。对不少长者而言,北上消费已成为生活日常,加上特区政府于去年推出「长者医疗券大湾区试点计划」及「综援长者入住广东院舍试验计划」,提供多重诱因鼓励长者于大湾区养老,甚或置业。然而,港人不时接获大湾区楼盘促销电话或讯息,亦有北上买楼却陷「烂尾楼」的个案,有见及此,本会于本月初推出《大湾区住房锦囊》(下称《锦囊》)这个内容丰富又实用的一站式网上平台,当中涵盖大湾区内11个城市的住房资讯,旨在帮助区内市民安心租楼置业。《锦囊》是粤港澳三地消保组织紧密合作的成果,标志着本会及各方在跨境消费者教育及权益保障方面迈出重要一步。
《锦囊》设五大主题专页,包括每个城市的专页,又图文并茂阐述购买一手楼、二手楼及租楼流程,让大家一目了然;鉴于不同地区在房地产及楼市用语方面都有所不同,《锦囊》特设「住房注释」,就专业用语作出对照,例如香港的「楼契」,内地称为「平动产权证」,而「建筑面积」则指内地的「房本面积」等,助消费者准确沟通和理解合约细节,以免因语言或概念上的差异而造成误会。而《锦囊》另一个亮点,要数「个案分享」,当中包括本会近年所接获有关于内地及本港置业的投诉个案,十分值得消费者于买楼前作借鉴。正所谓「各处乡村各处例」,香港、澳门及内地9个城市对房地产市场的规管都不尽相同,《锦囊》列出相关法规和连结,涵盖楼宇交易、租赁市场及物业管理,助消费者了解自身权益,希望让有意于大湾区置业或租楼的市民都能够「买得清楚、租得安心」。
展望未来, 本会将会继续以具前瞻性的方法,为消费者生活的方方面面把关。随着网上版《选择》月刊于今年起全面免费开放予广大市民阅览,突破地域界限,让大湾区居民亦可在弹指间掌握第一手消费资讯,同时亦贯彻本会实践「可持续消费」及「无纸化」的理念,携手构建一个更健康的地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