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实试6大外卖平台 送餐最多相差近1小时

实试6大外卖平台  送餐最多相差近1小时

本会曾于2017年实试综合点餐平台及连锁食肆的手机应用程式,当时发现的问题包括:部分平台在落单后取消订单、送餐准时程度欠佳,以及平台订餐价格比餐厅外卖自取为高。随着电子商贸普及化,网上点餐平台愈来愈受欢迎,尤其是疫情爆发后。然而,本会在过去数年接获的相关投诉亦有增加,由2019年的101宗增加至去年的1,061宗,增幅逾9倍。为了解点餐平台的服务水平有否改善,本会再次实试点餐平台的手机应用程式及外送服务,老问题是否仍然存在?

比较各点餐平台

下单前宜比较各平台收费

一般消费者或许只会登记其中1个至2个点餐平台的服务,但实试中分别就3个综合平台点选同一餐厅相同食物的价格,以及综合平台与连锁食肆平台点选相同连锁食肆的食物价格,结果发现不同平台即使提供同一餐厅的点餐服务,但供应的食物、定价及优惠却有差别,若价格对消费者而言是重要的考虑因素,应在落单前多作比较。

 

不同综合平台  同一餐厅  食物及价钱各异

实试分别在不同地区,拣选了6间于当区在3个综合平台都有提供服务的餐厅,分别6次(各平台合共18次)在同一天相近的时间落单点选相同的食物,并要求送往同一地址,以比较有关平台在收费及送递食物时间上会否有显著差异。

 

结果显示3个综合平台可供点选的食物不尽相同,在6次于3个平台落单点选同一餐厅的食物时,其中有2次因为「KeeTa」可供点选的食物(「D餐厅」)或饮品(「A餐厅」)与另外2个平台有不同而需临时更改。

 

另外,实试中不乏相同食物但价格不一的情况,例如其中1次分别在3个平台点选「E餐厅」的锅贴套餐及汤面套餐等食物,「Deliveroo」和「Foodpanda」的价格均为$156,但「KeeTa」却需$168,相差$12(7.7%),而在计算平台费及运费后,「Deliveroo」的总收费为$179.9,而「Foodpanda」及「KeeTa」则分别为$190.9及$191,「KeeTa」较「Deliveroo」的收费高$11.1(6.2%)。(见表三)

 

不同综合平台  同一餐厅  食物及价钱各异

 

送餐时间最多相差55分钟

除价钱外,各平台在订餐送达时间上亦有分别,相差由1分钟至55分钟不等。其中差距最大的1次实试在去年圣诞节进行,实试员在当晚约6时半分别于3个综合平台落单点选「E餐厅」的锅贴及汤面套餐,并要求送往同一地址,落单后「Deliveroo」、「Foodpanda」及「KeeTa」显示的预计送达时间分别为43至68分钟、30至40分钟及24至34分钟,以「Deliveroo」的预计时间最长,「KeeTa」最短,而最先把订餐送到的为「KeeTa」,只用了23分钟,其次为「Foodpanda」(37分钟),而最迟为「Deliveroo」(78分钟及迟到10分钟),最早与最迟送达时间相差55分钟。

 

此外,另有2次实试最早及最迟的送达时间亦相差达20分钟,其中1次于周日实试点选「D餐厅」的午餐,另1次则在平日实试点选「F餐厅」的晚餐,而该2次的实试均以「KeeTa」的送餐时间较快,分别用了39分钟及31分钟,最迟则分别为「Foodpanda」(59分钟及迟到19分钟)及「Deliveroo」(51分钟)。

 

不同平台  点选同一连锁食肆食物差价大

用户除了可于连锁食肆平台点选其餐厅的食物,亦可透过3个综合平台点选区内与其合作的连锁食肆的餐厅食物。是次实试另有5次(各平台共10次)分别在3个综合平台及3个连锁食肆平台,各选出1个平台于同一天的相近时间落单点选同一连锁食肆的相同食物,并要求送往同一地址。结果在「KFC」分别2次与「Deliveroo」及「KeeTa」的实试中,其中1次因「Deliveroo」($205)提供8折优惠,故其食物价格轻微较低;但另1次于「KFC」及「KeeTa」的实试中,则以「KeeTa」($251)的价格较高(相差$42),连同平台费后「KeeTa」总收费较「KFC」高$44(21.1%)。(见表四)

 

不同平台  点选同一连锁食肆食物差价大

 

「麦麦送」分别2次与「Foodpanda」及「KeeTa」的实试中,其中1次「Foodpanda」与「麦麦送」的食物价格相同,但在计算平台费及运费后,「Foodpanda」的总收费较「麦麦送」高$11.9(5.5%);而另1次因「KeeTa」提供减$3优惠而价格轻微较低。

 

另外,在「Foodpanda」实试点选「Pizza Hut」的相同食物时,虽然其定价($238)较「Pizza Hut」($205)高,不过在落单时由于「Foodpanda」提供全单(连平台费及运费)减$100优惠,最终总收费只需$163,较「Pizza Hut」总收费$213.7(提供减$11.3优惠)低$50.7(低23.7%)。

 

综合平台有3次送餐时间较快

若比较落单后的送餐时间,在分别2次「KFC」与「Deliveroo」及「KeeTa」的实试中,均以该2个综合平台的送餐时间较快,其中1次的实试,「Deliveroo」只用了26分钟,较「KFC」的39分钟快13分钟;而另1次实试,「KeeTa」只用了20分钟,较「KFC」的55分钟快35分钟。

 

另外,「麦麦送」分别2次与「Foodpanda」及「KeeTa」的实试中,其中1次与「Foodpanda」的食物送达时间相同并较预计时间早到,但另1次则以「KeeTa」的送餐时间较快,只用了6分钟,较「麦麦送」的24分钟快18分钟,但两者均早到。

 

至于「Pizza Hut」与「Foodpanda」的实试,虽然「Pizza Hut」(46分钟)的送餐时间较「Foodpanda」(58分钟)快12分钟,但该2个平台分别较其预计送达时间迟了6分钟及13分钟。

 

用户在收到订餐后如发现错漏,3个综合平台均表示用户可透过平台上的即时支援功能或客服中心与客户服务人员联络,并按实际情况作出退款或赔偿,而「麦麦送」和「KFC」表示用户可致电客服热线或负责制作食物的分店查询,其中「麦麦送」表示会安排即时补送或按顾客的要求择日补送,亦可以其他赔偿方式(例如礼券)代替,「Pizza Hut」则表示用户须于产品交收后1小时内致电制作食物的分店或客服热线要求跟进。

 

6次食物有错漏或状况欠佳

是次实试的3个综合平台都曾因为送达的食物有错漏或状况欠佳而需要联络平台的客户服务跟进。    

 

情况1:其中1次于3个综合平台的相近时间一同点选「E餐厅」的锅贴套餐及汤面套餐,并要求将食物送到同一地址,然而3个平台在食物送达时均有不理想的情况,而相关客服处理亦有分别。

 

其中最先送达的「KeeTa」,袋中的饮品有倾侧,但未有渗漏,不过却漏给了油菜及泡菜。实试员随即联络有关餐厅,但电话长时间未能接通,实试员及后于平台的应用程式向餐厅要求退回相关费用,但餐厅以「已出餐」为由拒绝退款,实试员其后联络平台的线上客服,在反映相关情况后,客服最终提供了1张价值$15的现金券 (有效期30日)作补偿。(见图4)

 

图4: 在3个综合平台实试订购同一餐厅的相同食物,其中「KeeTa」把食物送达时,除有饮品翻侧,还漏送了油菜及泡菜,但平台最终只提供$15的现金券1张作补偿。

图4: 在3个综合平台实试订购同一餐厅的相同食物,其中「KeeTa」把食物送达时,除有饮品翻侧,还漏送了油菜及泡菜,但平台最终只提供$15的现金券1张作补偿。

 

第二个送达的「Foodpanda」,除了袋中食物摆放凌乱,更出现锅贴外露、云吞倾侧及漏汁的情况,另外亦漏给了油菜,实试员随即联络平台的线上客服要求跟进,其后客服回复表示就食物外露及漏汁可退回$24,而漏给油菜则可退回$23.5,合共$47.5,另外亦提供了1张价值$25的优惠券(有效期30日)作补偿。(见图5)

 

图5:「Foodpanda」把食物送达时,除食物摆放凌乱,还有食物外露、漏汁及倾侧的情况。向客报反映相关情况后共退回$47.5及提供优惠券1张作补偿。

图5:「Foodpanda」把食物送达时,除食物摆放凌乱,还有食物外露、漏汁及倾侧的情况。向客报反映相关情况后共退回$47.5及提供优惠券1张作补偿。

 

最后送达的「Deliveroo」,袋中的珍珠奶茶除上下倒转,亦因受压而出现渗漏,弄污胶袋及部分食物,实试员随即在平台填写线上表格向客服反映,客服没有即时于应用程式提供解决方案,但实试员其后收到客服的电邮表示会退回$7.5。(见图6)

 

图6:「Deliveroo」把食物送达时,其中的冻饮上下倒转并渗漏,弄污胶袋及沾湿部分食物,向平台客服反映后,最终退回$7.5。

图6:「Deliveroo」把食物送达时,其中的冻饮上下倒转并渗漏,弄污胶袋及沾湿部分食物,向平台客服反映后,最终退回$7.5。

 

情况2:于3个平台一同点选「F餐厅」的招牌特餐及焗猪扒饭套餐等食物,当「Foodpanda」的订餐送达时,因焗猪扒饭的流心蛋蛋液溢出而弄污餐盒及胶袋,实试员透过平台「聊天室」与客服即时对话,客服表示可退回$7,并提供1张价值$15的优惠券作补偿。

 

情况3:在「Deliveroo」点选一间食肆的独享意式薄饼套餐,套餐除有薄饼还包括冬甩及饮品,落单时其中一个冬甩选择不加糖粒,但订餐送达时所有冬甩都有加糖粒,实试员即时在平台上填写线上表格反映,其后平台的客服回复表示可退回$7.5,当实试员向客服查询退款的计算方法后,客服表示套餐中的冬甩价值$15,最终获退回$15。

 

情况4:在「Deliveroo」点选一间餐厅的意粉套餐连特饮,当订餐送达时却漏给了餐汤,实试员其后透过平台的「即时对话」联络客服,客服表示可退款$15。

 

其他情况:除了上述情况曾联络点餐平台的客服要求跟进,在实试中亦有其他订餐在送达时有不理想的情况。(见图7至9)

 

其中1次在「KeeTa」点选一间餐厅的意大利饭及天使面配饮品,在食物送达时有饮品溢出,并弄污胶袋及食物盒。

图7: 其中1次在「KeeTa」点选一间餐厅的意大利饭及天使面配饮品,在食物送达时有饮品溢出,并弄污胶袋及食物盒。

 

另1次在「Foodpanda」点选一间餐厅的日式井饭及关东煮,其中盛载鸡蛋的杯翻侧及杯盖分离,而盛载咖喱汁及关东煮的胶碗被压至变型。

图8: 另1次在「Foodpanda」点选一间餐厅的日式井饭及关东煮,其中盛载鸡蛋的杯翻侧及杯盖分离,而盛载咖喱汁及关东煮的胶碗被压至变型。

 

其中1次在「麦麦送」预订晚上7时送餐,结果提早在6时半前送到,而食物送达时出现袋子破烂、粟米杯被压、满布「倒汗水」及饮品渗漏等情况。

图9: 其中1次在「麦麦送」预订晚上7时送餐,结果提早在6时半前送到,而食物送达时出现袋子破烂、粟米杯被压、满布「倒汗水」及饮品渗漏等情况。

 

部分食物温度欠理想

实试期间,实试员除会记录食物送达时的状况,亦会以评审员身分为食物的温度、「倒汗水」、食物状况及包装等评分,当中有较多食物在送达时温度被评为不理想,其次是部分食物有颇多「倒汗水」;另外,因部分食物被挤压、饮品或食物的汁液溢出而弄污食物及器皿,而被评为包装整洁度欠佳。

 

51次要求不要餐具但只有25次做到

愈来愈多人注重环保,并在叫外卖时选择不要餐具。是次实试部分平台例如「Deliveroo」、「Foodpanda」及「Pizza Hut」的应用程式设计已预设不要餐具,但「KeeTa」的应用程式却预设需要餐具;另外,部分平台如「麦麦送」则没有相关选项,用户如不需要餐具须另外在备注栏填写。(见图10)

 

部分平台如「Foodpanda」(上图)在订餐时预设不要餐具,但部分平台如「KeeTa」(中图)及「麦麦送」(下图)则预设要餐具或需要在备注栏指示走餐具。

图10: 部分平台如「Foodpanda」(上图)在订餐时预设不要餐具,但部分平台如「KeeTa」(中图)及「麦麦送」(下图)则预设要餐具或需要在备注栏指示走餐具。

 

是次实试共有51次在落单时选择不要餐具或在相关平台下达指示「走餐具」,结果仍有26次在食物送达时有提供餐具,包括整套餐具、胶叉、胶匙、木筷子、胶饮管或木搅棒等。

 

为保持食物质素,各餐厅在包装上都下了不少工夫,例如为免粉面泡在汤内太久而变腍发涨,影响口感,是次实试的所有餐厅都会将汤和粉面分开盛载,部分亦会把食物酱料以塑胶容器分开放置。此外,为保持食物温度及避免汤汁溢出,部分餐厅会在容器外再包上一层保鲜纸,除了盒与盒之间以纸皮分隔,饮品又会另外以纸托盘、纸袋或胶袋独立盛载。评审员认为部分做法属过度包装及造成浪费。(见图11至14)

 

图11:其中1次实试点选寿司、手卷及汤面,食物送达时附有4瓶豉油及3包芥辣,另外汤面及餸料除以3个胶碗或胶盒分开盛载,盛着汤的容器更包上一层保鲜纸。此外,在落单时要求走餐具,仍提供了木筷子及胶匙。

图11:其中1次实试点选寿司、手卷及汤面,食物送达时附有4瓶豉油及3包芥辣,另外汤面及餸料除以3个胶碗或胶盒分开盛载,盛着汤的容器更包上一层保鲜纸。此外,在落单时要求走餐具,仍提供了木筷子及胶匙。

 

图12:有1次实试点选意粉套餐、薯条及特饮,食物送达时分别用了4个塑胶器皿盛载4款酱汁。另外,在落单时要求走餐具,但仍提供了餐具及饮管。

图12:有1次实试点选意粉套餐、薯条及特饮,食物送达时分别用了4个塑胶器皿盛载4款酱汁。另外,在落单时要求走餐具,但仍提供了餐具及饮管。

 

图13:有1次于「麦麦送」点选1个套餐加单点食物及饮品,食物送达时其中1杯饮品用了2个纸杯盛载。

图13:有1次于「麦麦送」点选1个套餐加单点食物及饮品,食物送达时其中1杯饮品用了2个纸杯盛载。

 

图14:另1次于「麦麦送」点选2个套餐加饮品,饮品送达时除盛于纸托盘,其中3杯饮品另外用独立胶袋盛载。

图14:另1次于「麦麦送」点选2个套餐加饮品,饮品送达时除盛于纸托盘,其中3杯饮品另外用独立胶袋盛载。

 

实试中使用的即弃食物容器及餐具逾800件

56次实试中所有订餐使用的食物容器及餐具约810件,另使用了约110个胶袋(包括套装餐具的胶袋)及45个纸袋,而容器及餐具使用的物料包括塑胶、发泡胶、纸、铝及木等,当中以塑胶容器及餐具所占比例较多,达470件(58%),包括胶盒/碗(18%)、胶盖(27%)、胶杯(3%)、胶匙/叉(6%)、胶饮管(3%)及胶手套(0.5%)。

 

就各点餐平台采用的环保措施,「Deliveroo」和「Foodpanda」表示除平台应用程式已预设不要餐具的选项,其中「Deliveroo」表示有向合作的餐厅提供折扣优惠鼓励使用环保餐具,「Foodpanda」则表示有推行可重用餐盒计划。另外,「KFC」和「Pizza Hut」亦表示平台已预设不要餐具,「麦麦送」则表示已全线停用即弃塑胶餐具,而「麦麦送」及「Pizza Hut」的外送服务有采用获认证的包装物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