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中小学书价升幅近10年最大 超通胀

中小学书价升幅近10年最大 超通胀

本年度教科书价格调查发现,2024/25学年逾9成半的中小学广用书加价,整体书价平均升幅为4.2%,达至近10年来最高水平,与同期通胀率(1.9%)的差距更扩阔至2.3个百分点。面对市场萎缩、学校对电子教学的需求上升等因素,出版行业的营运成本持续上升,导致书价继续攀升。不过,为减轻家长的经济负担,本会呼吁出版社就教科书订定价格时,除单纯考虑成本上涨的因素外,亦应履行企业社会责任,克制加幅。

持份者意见

教育局指,本会的调查和取样方法与该局的调查和取样方法有所不同。该局今年4月进行的教科书价格调查涵盖该局审批和通过的「适用书目表」内约3,800本印刷及电子教科书,而本会调查的1,077本「广用书」的价格,当中只有879本教科书属于「适用书目表」。该局表示,由于本会调查教科书的数量只占整体「适用书目表」教科书约23%,故解读和参考数据时须特别注意此点。

 

该局就教科书价格的调查发现,「适用书目表」内教科书的平均价格较去年稍为上升约3.16%,较本会调查中列入「适用书目表」的「广用书」订价的升幅(4.3%)为低。冻价的教科书占整体教科书数目约26%,而大约7成的印刷教科书及6成电子教科书加幅为$5或以下。该局引述本会的调查指,出版社去年有为个别书册大幅减价,纵使新学年订价有所回升,其实际价格已较前年减价前为低。

 

电子教科书方面,该局建议出版社提供以学校为单位的电子版教科书或电子学习资源的帐户,由学校集体订购,以方便管理。该局亦透过教师培训,重申学校不应要求学生同时购买电子版及印刷版教科书,以免增加整体购书开支,并邀请学校代表分享如何灵活地混合使用印刷版和电子版教材及学材的经验。

 

该局补充,政府除一直通过「学校书簿津贴计划」和「综合社会保障援助计划」协助有经济需要的学生支付书簿费用外,亦为中学日校、小学和幼稚园学生提供2,500元的学生津贴,减轻家长在教育支出方面的财政负担。

 

该协会表示,现时香港经济发展面对各方面转变,学生人口结构性下降,加上课程政策改变,营运成本上涨及人才短缺等因素,令教育出版业经营极为困难。该协会认为,业界一直负起企业社会责任,与市民共渡难关。在2020年新冠疫情下,逾9成出版社将课本全部冻价。该协会引述本会去年的调查指,个别公民科广用书的订价大幅下调$71(26.6%)、$86(30.7%)和$90(31.3%)。

 

该协会指,本会的调查采用综合消费物价指数与书价加幅作简单比较,未能全面反映实况。业界经营成本上涨的幅度远超过该指数所涵盖的项目,除人力资源、租金、纸价、知识产权、研发费及物流等成本外,教育局近10年尝试推动更多电子及网上学习元素,但本地教育仍非常倚赖纸本印刷的出版。出版社要同时制作纸本和电子教学资源,令研发成本大增。该协会表示,虽然经营极为困难,但业界已致力在维持经营可行性的前提下,尽量降低书价,以减轻家长的负担。该协会期望日后与消委会保持紧密联系及交流,促进业界发展。

 

该协会指,文中提及部分电子课本随印刷版附送,而套装版的订价只比印刷版贵$1至$50,反映印刷课本的订价亦包含电子课本的开发和制作成本。

 

该协会表示,近年教育局课程及科目改动幅度较大,在未能预知日后可否收回成本的情况下,出版商需预支成本制作课本或作出相应改动,属高风险的投资。该协会引述相关薪酬调查指,2023年IT行业薪酬升幅平均为7.3%。开发电子课本相关的职位如开发人员、UI/UX设计师、程式设计师的薪酬升幅更达10%以上,令人力资源成本大增。另一方面,香港出生率持续下跌,令教科书市场萎缩,出版商整体收入因而趋向下跌,但开发印刷及电子课本的课题数量、人手及成本未必能随之缩减。

 

该协会认为,是次调查只列出广用书的价格变动未够全面,建议本会列出所有教科书的资料,让读者自行解读。

 

「现代教育研究社有限公司」、「导师出版社有限公司」和「雅集出版社有限公司」表示市场萎缩、课程变动和人力资源成本等因素导致其成本增加。「精工出版社」、「雅集出版社有限公司」、「香港音乐出版社」和「卓思出版社有限公司」表示,新学年课本价格主要因各项营运成本上升而作出调整。

 

「龄记出版有限公司」指因考虑到疫情后经济环境仍未复苏,上年度课本加价幅度偏低,以致新学年课本的价格加幅较通胀率高。「明报教育出版有限公司」和「香港大学电子学习发展实验室」回复指,新学年按通胀率来微调价格。「循道卫理优质生命教育中心」则指,虽然成本增加,但为免加重家长负担,新学年课本将会冻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