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游戏的监管
对手机游戏的监管
面对手机游戏急速发展衍生的问题,不少地区已相继订立对手机游戏的规范或检视其可行性,保障玩家的权益,惟本港目前对该产业仍欠妥善的监管。
内地于2017年修改《网路游戏营运加强监管通知》,要求游戏开发商必须公布虚拟商品的中奖机率,近年亦禁止游戏开发商以法定货币或虚拟货币销售随机的道具或服务,并限制未成年人每月的储值金额等。
台湾的《网路连线游戏服务定型化契约应记载及不得记载事项》规定游戏营运业者应充分披露属有机会中奖的商品或活动的资讯,让消费者判断是否消费,并应加注警语,告知消费者购买或参与活动不代表即可获得特定商品;针对「无行为能力人」与「限制行为能力人」的消费设有规范等。
日本以《不当景品标示法》规范游戏广告的不实,禁止手机游戏的付费抽奖的奖品说明「用诱导方式」误导有关中奖的实际机率。当地的手机与网络游戏业界协会另指示业界若游戏涉及「转蛋」机制,需明确提供实际中奖机率。
英国公平贸易办事处(the UK Office of Fair Trading)于2014年针对网上游戏及游戏程式发布了指引,阐明英国及欧盟的众多消费者保护法如何应用于该业界,指引涵盖资讯的透明度、清晰披露商业目的、具入侵性或针对儿童的宣传、未获授权的付款等。
美国州份和联邦层面过去曾提出规管游戏「宝箱」的议案,而联邦贸易委员会(Federal Trade Commission)近年亦就「宝箱」可能牵涉的法律问题和监管方案举行了研讨会;业界亦就游戏内购讯息及机率的披露、家长监控功能等方面自我规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