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测试结果
安全测试结果
7成检出塑化剂 1款超标
惟正常食用分量不影响健康
塑化剂(Phthalates,邻苯二甲酸酯)是一种可提高塑胶弹性和柔软度的化学物质。较高的温度及脂肪含量高的食物、塑胶物料接触食物时间较长,亲脂性(lipophilic)塑化剂的迁移量亦会较多。因此食油在生产、储存、运输及包装时均有机会被塑化剂污染。
是次测试了5种塑化剂(DEHP、DBP、DIDP、DINP及BBP)。针对食物,欧盟法例订明此等塑化剂只可用于接触「非油性食物的使用物料和物品」,并不适用于接触及盛装食油的物料。相关法例亦订定塑化剂DEHP、BBP和DBP的特定迁移限量分别为每公斤(以食物的含量计)不多于1.5、30及0.3毫克;DIDP及DINP的合计限量为每公斤不多于9毫克。食安中心订明DEHP、BBP、DBP、DIDP及DINP(合计)的行动水平与欧盟标准相同。
本会于2017年的食油测试发现60款样本中有41款检出塑化剂,占整体约68%,当中有5款样本的塑化剂检出量超过食安中心的行动水平和欧盟上限。
是次测试的50款样本中,有35款检出塑化剂,占整体70%。当中33款检出DEHP,每公斤的检出量由0.10至1.40毫克;4款检出DBP,每公斤的检出量由0.11至0.21毫克;21款检出DINP,每公斤的检出量由0.54至11毫克;没有样本检出DIDP及BBP。至于超标样本,只有「Gallo」(#14)的DINP检出量(每公斤11毫克)超过食安中心的行动水平和欧盟上限(DIDP及DINP合计含量为每公斤不多于9毫克)。全部样本的检测结果已转交食安中心跟进。
有研究指塑化剂是内分泌干扰物质,长期过量进食可能会影响实验动物生殖系统的发育。欧洲食物安全局(European Food Safety Authority,EFSA)为DEHP、DBP、BBP及DINP订定组合每日可耐受摄入量(group tolerable daily intake)为每日每公斤体重0.05毫克。以1个60公斤体重人士为例,其DEHP、DBP、BBP及DINP的组合每日可耐受摄入量为3毫克,长期每日进食样本#14超过0.9公斤才会超过限量,因此一般食用下应该不会对身体健康造成影响。
6成含氯丙二醇及其脂肪酸酯
惟含量没有超过欧盟标准
氯丙二醇脂肪酸酯(3-MCPD esters,3-MCPDE)是油脂于超过160℃高温脱臭加工下和氯化物产生反应而形成。氯丙二醇脂肪酸酯被进食后会在胃肠道内被水解,并释放出有毒的氯丙二醇(3-MCPD)。根据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世界卫生组织联合食品添加剂专家委员会[Joint Food and Agriculture Organization/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Expert Committee on Food Additives,JECFA)及欧洲食物安全局报告,实验动物长期每日过量摄入相关物质会损害肾脏功能、中枢神经及影响雄性生殖系统。
2017年的食油测试发现60款样本中有42款检出3-MCPD,占整体样本70%,检出量介乎每公斤150至6,800微克。是次测试显示,30款样本检出3-MCPD,占整体样本60%,检出量介乎每公斤130至1,900微克,含量最高的样本为「Carrington Farms」(#50)。现时香港并没有法例规管食油中3-MCPD及其脂肪酸酯、环氧丙醇及缩水甘油脂肪酸酯的含量。然而参考欧盟就不同食油订定3-MCPD及其脂肪酸酯(以3-MCPD显示)总和的最高含量(表一),全部样本均没有超过欧盟标准。
JECFA就3-MCPD及其脂肪酸酯订定的每日暂定最高可耐受摄入量(a group of Provisional Maximum Tolerable Daily Intake,PMTDI)是每公斤体重4微克。但EFSA则订定每日可耐受摄入量(a group of Tolerable Daily Intake,TDI)为每公斤体重2微克。以1个体重为60公斤的成人计,每日最高可摄入3-MCPD及其脂肪酸酯的分量(独立计或合计),JECFA的建议为240微克,而EFSA的建议则为120微克。以含量最高(每公斤1,900微克)的样本为例,1个60公斤体重的成人要长期每日进食约127克及64克才分别超过JECFA及EFSA的建议,除非惯常以十分油腻的方法烹调和进食,因此在正常食用分量下应不会构成健康风险。
近6成含致癌物环氧丙醇及缩水甘油脂肪酸酯 2款超标
缩水甘油脂肪酸酯(glycidyl esters,GE)[以环氧丙醇(glycidol)显示]是油脂在超过200℃脱臭加工过程中形成。GE会在胃肠道内被水解并释放出环氧丙醇。环氧丙醇属于基因致癌物,JECFA及EFSA建议人们应尽量减少摄入基因致癌物。然而为了保障公众健康,欧盟就相关的植物油和脂肪产品订定了最高含量(见表一)。
2017年的食油测试发现60款样本中有46款检出环氧丙醇,占整体样本77%,当中9款的检出量超过每公斤1,000微克。是次测试显示,29款样本检出环氧丙醇,占整体样本58%,含量介乎每公斤100至2,000微克,含量差距极大,当中「SuperFoodLab」(#21,每公斤1,100微克)和「御品皇」(#45,每公斤2,000微克)的检出量超过欧盟标准。
1款初榨橄榄油及2款冷压油
检出高温产生的污染物
3-MCPD及缩水甘油脂肪酸酯一般是油脂在高温加工过程中形成。初榨橄榄油及冷压油以机械方法压榨制成,理论上在生产过程中不会使用高温和其他化学物。欧盟法例指出初榨橄榄油不含缩水甘油脂肪酸酯、3-MCPD及其脂肪酸酯;过往亦有不少研究显示冷压油不含这些污染物。
是次测试中的14款初榨橄榄油样本中,只有「Palermo」(#13)检出每公斤690微克3-MCPD及每公斤570微克环氧丙醇。另6款声称冷压生产的样本(#18、#20、#22、#23、#24及#34)中有2款茶籽油样本,「Prolife Organic」(#22)及「CanBest」(#23)检出3-MCPD,检出量分别是每公斤1,500及1,100微克,以及环氧丙醇,检出量分别是每公斤560及670微克。虽然以上3款检出3-MCPD的样本在正常食用分量下应不会构成健康风险,但产品可能经高温处理,或者受到非冷压油所污染,当中可能涉及违反《商品说明条例》。以上相关样本的资料已转交海关跟进。
2款验出致癌物苯并[a]芘
苯并[a]芘(Benzo[a]pyrene)属多环芳香族碳氢化合物(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s,PAHs),在高温烹调带脂肪的食物时较易产生,属基因致癌物,因此应尽量避免摄入。
现时食安中心为食油订定的行动水平是每公斤10微克苯并[a]芘,将于2023年6月1日生效的香港《2021年食物内有害物质(修订)规例》(下称「修订规例」)则规定任何油或脂肪或两者的混合物的苯并[a]芘的最高含量为每公斤5微克,而欧盟的标准则为每公斤含2微克。2017年的食油测试发现60款样本中有9款检出苯并[a]芘,当中1款超过欧盟标准。是次测试结果显示,「御万家」百分百纯正粟米油(#31)及百分百纯正花生油(#42)检出苯并[a]芘,虽然全部符合香港的行动水平及将实施的修订规例,但样本#31检出每公斤2.1微克苯并[a]芘,轻微超过欧盟标准。
黄曲霉毒素、芥酸及溶剂残留量
符合法例要求及国际标准
是次还测试了黄曲霉毒素、芥酸及溶剂残留量。测试结果显示,有4款花生油样本(#40、#41、#42及#45)检出黄曲霉毒素,5款样本(#22、#34、#35、#40及#43)检出微量芥酸,惟检出量皆符合现时香港法例及将于2023年6月1日生效的修订规例的要求。1款样本(#12)检出微量四氯乙烯,含量远低相关的国际标准限量。消费者在一般食用下,应该不会影响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