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口同鼻拗」「口讲无凭」? 凡事要「讲证据」!

「口同鼻拗」「口讲无凭」?  凡事要「讲证据」!

如商户在推销产品及服务时作出失实陈述,甚至使用高压手段威迫消费者购买,消费者应有权寻求法律救济。然而,在商户否认有关行为、双方各执一词的情况下,法庭将如何作出事实判定? 

总结及给消费者的提示

由此可见,即使在「口同鼻拗」的个案中,双方也不能「口讲无凭」。在诚实交代事件时,双方应提供所有相关文件及搜集客观证据以支持其案情,并以口供佐证,以协助法庭作出合情合理的事实判定。 

确保合约条款清晰涵盖协定内容 

合约是具约束力的文件,即使销售人员催促,仍应先仔细阅读及了解所有条款。如发现条款与商户在推销时作出的陈述或双方协定内容有所出入,应即时提出并拒绝签署。消费者应确保明白及同意条款才签署合约,并索取合约副本作为纪录,及在签署合约后才接受产品及服务。 

停用产品及服务 

发现问题后,如情况许可,消费者应停止使用相关产品或服务,以免被视为对问题构成默许或对合约予以确认。 

出庭作供要诚实和准备 

作为可信及可靠的证人,消费者应复习证词及相关文件,并以开诚布公及坦诚态度作供,亦为接受盘问时作好准备,万一在细节上出现错误,应作出更正及致歉。 

遇上不良营商手法 
投诉举报要及时 

一旦遇上不良营商手法,例如高压推销、威迫、误导、失实陈述、货不对办等: 

 

  1. 在人身安全的情况下,消费者应立即向商户提出异议,明确保留追究权利。同时应保持冷静及耐性,切忌草率作出决定; 
  2. 消费者应以书面详细记录事发经过及妥善保存相关文件,包括单据、合约、付款证明、通讯纪录、医疗纪录、照片、录音和影片等; 
  3. 若双方透过通讯软件或社交媒体商讨服务/商品细节及问题、补救方案等,切勿轻视讯息内容的重要性,必须谨慎草拟讯息,确保内容准确记录事件、当时情况及双方的协议; 
  4. 消费者应尽快向消委会投诉,详细陈述案情及提供相关文件;及 
  5. 如有关行为可能违反《商品说明条例》,消费者应尽快向海关作出举报,并提供详细证词及相关文件。如涉及其他违法行为,例如禁锢、欺诈、袭击等,应向警方举报。 有关纪录、投诉及证词可作为事件当时的相关文件,有助于本会调停、执法机构调查、检控及消费者提出诉讼时举证。 

寻求法律意见 

由于每个个案的案情不同,消费者宜谘询法律意见,确保权益受到保障。 

 

以上资料只供一般参阅,并非法律意见或其他专业意见,亦不得作为此等意见的依据。如有需要,可谘询法律或专业人士的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