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新兴虚拟保险服务 真方便?私隐保障完善?

新兴虚拟保险服务 真方便?私隐保障完善?

科技发展一日千里,生活于现今这个数码化时代,大数据、人工智能、电子支付交易等已紧密联系着普罗大众的日常生活,就连保险服务也不例外。保险业监管局(下称「保监局」)由2017年9月起推出一项试验计划,供持有和使用全数码分销渠道的新保险公司作授权申请之快速通道(Fast Track),加快处理香港虚拟保险业务的授权申请。虚拟保险公司主要提供结构简单的保障型产品,并借着数码分销开拓以往较少触及的市场领域。香港首个虚拟保险公司牌照在2018年批出,目前已有4间营运商提供服务。本文将从各虚拟保险公司的服务范畴、聊天机械人功能、网站界面,以至私隐政策等不同维度作检视及分析,从而提醒消费者选用这类新兴的投保方法前,要多加了解。与此同时,本会亦希望透过是次调查及观察所得等结果,鼓励业界同侪提升水平,为消费者提供更趋完善及成熟的服务。

持份者意见

保监局意见

现时本港的4间授权虚拟保险公司,主要提供结构简单的保障型产品,并借着数码分销开拓以往较少触及的市场领域,以促进香港保险科技及普惠金融的发展。保监局对虚拟保险公司和传统实体保险公司的监管要求并无重大差异。4间虚拟保险公司均符合所有有关偿付能力和资本等规管要求,亦需要遵守保监局的各类指引,保单持有人的利益亦不会因投保虚拟保险公司而受到影响。由于没有中介人提示保单到期日,投保人亦应留意保险合约的届满日期及续保年龄上限,并在保障年期届满前预早考虑是否续保。最后,投保人应注意网络安全,确定连接至正确的保险公司官网或销售平台。

本会意见

虚拟保险公司采用全数码分销渠道,消费者与保险公司之间的互动大多于网上进行,难免令一般大众对虚拟保险公司在科技应用的领域抱有更高期望。惟是次调查发现,虚拟保险公司在界面、聊天机械人功能、电子表格的一些基本功能、使用方便程度,以及展示与私隐政策相关条款的方式等仍有不少改善空间。本会期望业界会予以检视和改进,为消费者提供更完善的虚拟保险服务。


与此同时,本会亦提醒消费者,在网上进行交易时应保持警惕,慎防假冒或虚假的销售平台,以免落入诈骗案。此外,消费者亦应采取适当的措施保护个人资料安全和财务私隐,例如投保前先仔细审阅私隐政策、避免使用公共无线网络或电脑,及切勿随便提供信用卡资料予他人等,以策安全。